2014年中国经济将会怎样?“有理由乐观,但更需谨慎!”这是众多经济学家对当前各种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后的共同判断。
1日发布的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PMI再度为这一判断提供注脚:2013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自6月份以来首度回落,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稳中趋弱。
经济增长有下行压力
“PMI指数出现回落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稳中趋降;预计未来工业增长率趋降,出口增长率也有可能下降,经济增长仍有一定下行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说。
主要压力可能来自三个方面。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分析说,一方面,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8%。全球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面临需求疲软压力。
另一方面,生产指数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至53.9%。在调查的企业中,反映生产较上月下降的企业数量占17.8%。
此外,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也有所回落。大型企业PMI指数扭转自7月份以来持续小幅回升势头,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至52%;中型企业PMI指数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降至50%以内;小型企业PMI指数则连降5个月至47.7%。
有利好也有不利因素
对于2014年经济运行,此间经济学家和机构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有理由保持乐观,但是需要更加谨慎。
乐观的理由来自正在展现的各种积极因素。首先,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
同时,劳动力市场整体依然保持健康。
另一方面,尽管仍存变数,但美国、欧洲经济中的积极变化已令中国对二者出口出现回升。
但不可忽视的是,经济运行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信贷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建类投资增长放缓以及房地产市场可能遭遇的多重困难等等,都将对2014年的经济增长动能形成负面影响。
改革红利逐步释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可以预见的是,目前已着手实行的各项改革2014年必然加速进行。
尽管如此,此间经济学家和机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改革实施需要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水平作为保障,深层次的经济改革或许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出足够多的红利来推动2014年经济增长。
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看来,在“渐进式”改革中,一些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并不会快速退出,而是缓慢的过程:从改革措施推出到市场平衡,再到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再到改革红利释放,都需要一个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