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动态 > 经济瞭望

    营改增全国试点首个申报期共减税130.13亿元
    • 发布日期:2013-10-25
    • 来源:
    • 文字 〖

    2c635354525e13d3f38c01.jpg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何雨欣、侯雪静)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4日提供的最新数据,营改增全国试点的首个申报期,共减税130.13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营改增全国试点的多重效应正在逐步显现,而这项改革的步伐预计还会继续大大加快。

    8月1日起,我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推进。截至8月底,营改增全国试点纳税人222.3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40.04万户、小规模纳税人182.25万户、新扩大试点地区的试点纳税人76.26万户。

    作为一项极具边际效应的改革举措,营改增被称为“改在服务业、惠及工商业”,这在最新的数据中得到了体现。130.13亿元的减税中,试点纳税人减税59.89亿元,原增值税纳税人因为增加抵扣减税70.24亿元。

    当然,营改增的改革张力不仅仅停留在企业税负与税率简单的数字变化,它打通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隐形的税收之墙,理顺了增值税抵扣链条。这一面使企业为实现成本最低化去拆分细化,一面又因抵税上的环环相扣而紧密合作,这是一种更具现代性的企业特征。

    营改增之后,湖北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将研发中心独立出来。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原来研发费用公司说了算,成本统一计算,有时是一笔糊涂账;现在研发中心独立核算成本,可以独立对外承揽业务,这本身有利于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倒逼研发领域做精做细做专业。

    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广电传媒集团负责人朱雨龙介绍,今年1至8月,因为营改增,公司税负降了46.4%,并加速了制播分离,成立了两家节目制作子公司,作为独立主体直接面向市场,让节目直接与收视率挂钩。这有利于提高节目质量,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拆分合并调整已悄然成风。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主辅分离、专业化协作的方式,重新寻找产业链的定位,把科研、物流、销售等相关业务分离出去,最大限度享受营改增带来的红利。

    “这是税收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了作用。”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企业通过分离辅业,可以加大进项税抵扣,有利于企业节约税款。进一步说,主辅分离促使社会分工细化,促使一些小的行业规模放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这么做,汇总之后表现为一些小行业,尤其是服务业的规模扩张,这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规模扩大也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现在转型升级中,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放大,需要主辅分离来发展。”白景明说。

    一户户企业就是一个个经济细胞。作为一个税收诱因,营改增正在悄然间成为很多企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契机,而这不仅是其自身实现转型升级的必须,也是整个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必须。

    根据国务院关于营改增的安排部署,在全国试点推开之后,会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根据业内人士的预测,扩大行业试点的速度将会不断提速,而这项改革也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

    “应该看到的是,营改增在进入纵深区的同时,也将进入攻坚期,真正难啃的骨头在后面。比如建筑业、不动产业、通讯业等的营改增需要更好的税制设计。尤其需要坚定信心,让改革平稳推进,不断发挥出巨大的效力。”白景明说。

部分会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