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厚积深圳新型工业化后劲

提前并超额实现2025年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目标

  • 来源:深圳商报
  • 2023-10-09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静娴

在法国戴高乐机场,中集天达技术团队全球首创的四轮登机桥,成功打开了大飞机登机桥的新市场;在广东徐闻,深圳优艾智合自主研发的智能轮式巡检机器人正在海上风电场海上升压站“站岗”,这是我国海上风电领域首次引入的自主移动巡检机器人……

在深圳,除了大疆、比亚迪、迈瑞等“全球销冠”,还有很多术业有专攻、极具创造力、能在制造业细分领域遥遥领先的“隐形冠军”。这些中小企业中的“小巨人”,正凭借“专精特新”扭成一股劲儿,成为厚实深圳新型工业化后劲的新生力量。

深圳有752家国家级“小巨人”

在今年7月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深圳共有310家企业通过审核,新增数量全国第一。截至目前,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累计达到752家,提前并超额实现了2025年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600家的目标。

纵观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752家企业大部分属于制造业企业,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在制造业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多个重要领域各显神通,又高度协同。

在某全球知名晶圆厂的晶圆无尘车间中,优艾智合自主研发的17晶圆搬运机器人搭载软件业务系统,在实现晶圆盒无人化转运和精准上下料的同时,减小无尘车间污染风险,提升良品率。

优艾智合正是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市场复合机器人出货量Top5》榜单,优艾智合位列2022年全球复合移动机器人年出货量第一。

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

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小巨人”企业,正成为深圳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发挥着“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关键性作用,一边持续耕耘国内市场,一边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中集天达是登机桥领域的“世界冠军”,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欧洲登机桥六成是“中集制造”,全球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着第一。中集天达已为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80个机场提供了超过8500座登机桥,服务于天津滨海机场、香港启德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法国戴高乐机场等。

据统计,深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平均研发经费为3339.19万元,研发强度为7.63%,高于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水平。专精特新“小巨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拥有各自的“拿手好戏”和“拳头产品”,甚至是行业内的“单项冠军”。

比如,一台小小的扫地机器人,如何才能在清扫过程中有“眼”又有“手”,不至于“横冲直撞”?答案是给机器人造“芯”。成立于2014年的深圳欢创科技,自研的芯片将激光雷达成本降低40%,让扫地机器人从此有了“芯”大脑。2021年,欢创科技卖出了超百万个激光雷达,客户包括小米、石头、追觅等扫地机器人头部公司。

从“单兵作战”变成全链提升

“小巨人”大扩容、高创新的背后,与深圳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息息相关。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计划。为鼓励和帮助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并做大做强,深圳先后出台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第一批)》《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举措,为专精特新企业创造良好环境。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字塔”式培育梯队。

铁轨“小巨人”科安达是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入选了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年在深圳完成新三板上市。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此前,深圳科安达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近年来科安达一直得到深圳市政府的扶持,除了专精特新项目和科创项目的补贴外,还在房租、税收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

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45500.27亿元,连续4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1357.09亿元,总量首次居全国城市第一;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0家,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巨人”企业,从“单兵作战”变成全链提升,促使深圳制造业迸发出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以新生力量厚实新型工业化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