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 深圳金融科技专项排名全球第三

  • 来源:深圳商报
  • 2025-03-25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谢惠茜)近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7)》传来捷报,在119个金融中心城市中,深圳金融科技专项排名蝉联全国第一、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伦敦,且与榜首得分差距由15分缩小至2分,创下历史新高。

据深圳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亮眼成绩得益于深圳近年来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精准布局,在《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深圳市金融科技专项发展规划(2023—2025年)》等政策引领下,深圳不断完善“技术研发+场景运用+成果转化+人才支撑+标准建设”全过程产业链,成立全国首个金融科技企业出海联盟、支持微众银行赴港设立全国首个民营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全国首发落地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特别是近期联合香港组建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金融科技工作组,正携手香港打造协同共进、优势互补的全球金融科技核心枢纽。

头部企业集聚释放创新动能

目前,深圳全面汇聚了平安科技、招商金科、腾讯金融科技等领军企业,以及华锐技术、微言科技等新兴势力。在2024年《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影响力企业TOP50榜单中,微众银行、金蝶信科等13家深企强势入围;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双50榜单亦收录金证股份、中保车服等24家本土企业,涵盖普惠金融、保险科技、AI大模型等多个前沿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在《财富》亚洲金融科技创新者评选中,深圳企业微众银行领跑数字银行、平安保险问鼎保险科技、腾讯控股稳居支付领域次席。

全维度生态构筑核心竞争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百行征信、中汇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金电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落地,为深圳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在园区建设方面,福田区“金科双园”企业估值近700亿元,罗湖区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累计引进数盾科技、博思软件、华钦科技等企业21家,通过组建一批金融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载体,有力促进金融科技类企业培育和成果转化。在交流活动方面,成功举办中国内地首个地方政府举办的金融科技节,2024年先后举办湾区(深圳)数字金融人才季、中英(深圳)数字金融峰会等活动,并在香港举办深港澳金融科技峰会,华锐技术、杉岩数据、银雁科技等10家深圳金融科技企业亮相2024香港金融科技周。

场景化应用彰显创新活力

深圳全面深入参与国家各项金融科技试点。2019年起,在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部委支持下,15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13个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顺利开展实施。同时,深圳也是全国首批4个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城市之一,基本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六大领域全覆盖,2024年已累计开立钱包4542.11万个,商户(门店)数191.35万个。在各类试点项目的推动下,招商银行、微众银行、平安人寿、中信证券、南方基金、腾讯财付通等金融机构推出大量创新应用场景,深圳金融创新奖、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红岭金融创新奖等获奖项目中,绝大多数是金融科技应用的典型场景。

专注人才培育激活发展引擎

2019年以来,深圳联合香港、澳门金融监管部门深入实施“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初步建立集培训、考试、资格认定为一体的生态体系,全力培育精通国际金融市场通行规则、具备科技创新理论功底、拥有较高伦理道德职业标准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2715名一级持证人、319名二级持证人。同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暨南大学深圳校区、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8所知名高校已携手众多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共建27个数字金融(金融科技)校企联合实习基地,累计为高校学子提供近千个实习岗位,切实缓解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