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规模化应用扬帆远航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2024-12-09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1亿,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实现多方位深度赋能。

专家表示,《方案》面向2027年底提出了“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这一总体目标,系统部署了13项重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通过持续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全链条支撑力、网络全场景服务力和生态多层次协同力,全力推进5G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赋能。

应用深度拓展

5G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万物互联、数据流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泛在连接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5G规模化应用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现代化,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5G基站总数达408.9万个,已实现“乡乡通5G”,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基础网络。5G行业虚拟专网数超4.5万个,有效满足各行业对网络定制化、数据本地化、管理自主化的应用需求。

5G应用产业日渐壮大,应用赋能逐步彰显。5G融合应用标准数量超100项,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5G行业终端进网产品数量超700款,面向行业需求的5G隔爆基站、高精度授时基站、轻量化核心网等定制化网络设备开始部署。5G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应用案例数累计超10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

“5G+工业互联网”向工业生产各领域各环节深度拓展。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浪潮5G无线网、核心网、端计算网关等产品和数字化转型服务经验,与海信空调联手打造家电行业5G全连接工厂,连接起工厂内人、机、料等全生产要素,并赋能生产设备远程运维、视频安全监控、柔性生产等场景,生产质量提高60%,生产效率提升70%。

“5G+智慧旅游”提升旅游体验、优化管理流程、降低成本,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无锡拈花湾景区入驻抖音生活服务平台,采用虚拟成像、传感互动等新技术,让人们身临其境漫游在超现实世界中,感受科技为文旅带来的全新体验。该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人表示,我国5G应用发展正处于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窗口期,需要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巩固现有发展成果,进一步推动5G应用实现量的规模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方案》将引领我国5G规模化应用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5G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和各行业实现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5G规模化应用,将充分发挥5G技术优势,促进数字消费,打造数字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

推动四个升级

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彭健分析,在赋能个人消费方面,《方案》提出通过培育新终端、丰富新体验、营造新环境等以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在赋能垂直行业方面,加强5G与制造业、电力、矿山、油气、农业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赋能生产经营提质升级;在公共服务方面,强化5G对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赋能,助力公共服务普惠升级。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方案》有三大亮点,一是明确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的目标,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提出“四个升级”的系统部署,覆盖5G应用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政策的全面性和前瞻性;三是强调推动5G技术与人工智能、北斗、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为5G应用拓展新空间。

具体来看,通过加速新型消费、生产经营、公共服务三大类应用提质扩面,持续推动应用升级。面向新型消费应用,促进应用、网络、内容、终端协同创新,不断丰富5G新消费新体验。面向工业互联网、智慧电力、智能矿山等生产经营领域,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提质降本增效。面向政务服务、数字教育、社会治理等公共服务领域,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优质资源共享复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通过提升核心产业、融合技术、应用产业、标准体系、应用安全五大产业关键环节供给能力,持续推动产业升级。计划到2027年底,打造形成超1000款创新行业终端模组产品,5G融合应用标准超150项,全链条支撑能力稳步夯实。

通过强化面向公众和行业的网络服务能力,持续推动网络升级。计划到2027年底,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8个,建成7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全场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凝聚地方、企业、平台等主体创新合力,持续推动生态升级。计划到2027年底,培育200家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5G应用创新载体,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度成长的良好态势逐步形成,多层次协同创新有力强化。

加力协同创新

尽管我国5G通信网络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盘和林表示,当前5G技术应用渗透还不够深入,5G通信上下游企业合作不够紧密,一些偏远地区和特殊场景还缺少稳定的网络覆盖,各个企业之间存在协同合作不足的问题。

“如何进一步挖掘5G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潜力,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创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5G产业链关键环节供给能力虽有所提升,但仍需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如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5G生态系统,是未来需要着重发力的方向。”朱克力说。

彭健表示,要发挥地方政府主动性,打造5G规模应用地方样板;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培育5G应用创新企业梯队;发挥平台聚合作用,构建5G应用推广平台矩阵,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打造5G规模化应用生态升级版。

“要推进5G行业、个人应用协同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人介绍,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5G应用向智慧海洋、数字体育、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加速拓展,进一步激发5G行业应用赋能潜力;面向个人应用,加速5G新通话、裸眼3D、云手机等应用创新,持续释放信息消费潜能;打造多技术融合的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降低5G应用部署门槛、提升5G应用赋能效益;研发推广基于5G技术的“小快轻准”数字化技术产品,更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基础企业的多元化应用需求。

彭健建议,坚持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双轮驱动。加速5G向偏远区域延伸,深化重点场景高质量覆盖,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加大供需对接和优质资源共享复用力度,促进行业供需匹配更加精准、5G应用场景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