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海洋经济占全市逾六成份额

  • 来源:深圳商报
  • 2019-06-10

昨天是世界海洋日。据政协南山区社会法制委、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近日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南山区在我市传统海洋经济中占据逾六成市场份额。据悉,下潜至7000米“蛟龙”号上的计算机、成功试采可燃冰的“蓝鲸1号”,都是南山海洋经济产品。

深圳海洋经济有四大支柱产业——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海洋油气、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业。在海洋经济每个支柱产业中,南山区都卓有建树。

目前,南山区共有海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其中海洋装备行业企业6家,占海洋经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一半。南山区拥有海洋经济创新载体14家,包括两个国家级载体。海洋经济龙头企业有招商重工、中集集团、研祥、海斯比船艇等。

据悉,中集集团、招商重工已具备大规模制造海上钻井平台能力,覆盖产业链设计研发、总装、建造和应用等上下游环节。中集集团和招商重工将整合双方的海工板块组建“中国海工”集团,形成海工装备总部运营、关键核心设备制造及研发集群,打造全球海工装备业标杆。研祥集团已建立了海洋通信特种计算机工程实验室,并着手海洋电子解决方案——电子海图导航与船舶监控平台、舰载综合显示控制平台、无人船中控系统等。

邮轮产业被誉为“海上黄金”产业。深圳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于2016年11月投入使用,目前旅客人数已跻身全国前四,是亚太地区发展最快的邮轮母港之一。

南山区除有众多海洋产业,还拥有强大的海洋科技支撑。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和中科院先进院均设置了海洋学科。

报告建议我市以南山为引擎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体策略包括:支持南山在海洋经济基础支撑层面大施拳脚,鼓励南方科技大学、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开设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海洋类课程;在南山建设“一带一路”海丝博物馆和深圳海洋科技馆。支持南山海洋经济大胆突破,在南山建立深圳市海洋科学发展基金、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基金、深圳市海洋工程发展基金。支持南山成为深圳海洋经济门户,建议加强包括赤湾码头、蛇口邮轮母港、西丽高铁站、前海交通枢纽和深圳湾口岸在内的港口、铁路、口岸等交通枢纽建设,缩短南山与东南亚乃至世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