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学城如何建,会带来什么利好?深圳明确了

  • 来源:深圳新闻网
  • 2020-04-14

日前,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月14日上午,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若干意见》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深圳市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区长刘胜,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出席发布会,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战略

光明99平方公里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发布会上,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主要介绍了《意见》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情况。中央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湾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它的建设离不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个关键和核心的支撑。去年8月,中央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期,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 《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这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次写入国家公开发布的文件,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支撑。

此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 《意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充分贯彻落实中央和广东省的战略意图,从全市层面统一思想,抢抓机遇,集中资源,整合力量,主动作为,全力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意见》的出台为光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吹响了冲锋号,提供了路线图,也为光明的发展插上了新一轮腾飞的翅膀。”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表示,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是99平方公里,以“一心两区、绿环萦绕”为空间格局,“一心”就是规划的光明中心区,“两区”是装置集聚区和产业转化区。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规划是以“蓝绿为底、组团镶嵌、乐居宜业”为原则,将建设一座开放创新之城、人文宜居之城、绿色智慧之城。

聚焦十大方面

高标准谋划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

《意见》站位高、政策新、措施实,共十个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综合科研体系、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强规划管理和空间用地保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配套供给、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等内容,全面部署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需开展的重大任务。

“光明科学城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关键在于光明科学城。”曾坚朋副主任介绍,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目标将分三步走,达到三个目标:一是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具雏形,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加快建设,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形成学科与功能布局合理、性能水平全球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培育出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展望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持续产出大量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性成果,成为新一轮国际科技产业革命的策源地,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引擎。

五大方面系统谋划

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深圳力量

据悉, 《意见》的主要亮点可以归纳为构建新体系、催生新成果、打造新平台、建立新机制和开创新局面等五个方面。

一是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的科技研发新体系。借鉴国内外知名科学中心的建设经验,《意见》提出光明科学城将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综合科研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系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产业咨询高端智库,强化服务产业、成果转化导向,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效率和共享水平,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

二是催生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成果。

大湾区拥有高度市场化的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意见》提出光明科学城将紧扣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培育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依托高水平综合科研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以科研经济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试转化基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催生能够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

三是打造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汇聚交流的新平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意见》提出光明科学城将建立健全高水平人才引进管理机制,推行精准引才创新举措,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高地。

四是建立充分激发创新要素活力的科技管理新机制。光明科学城建设除了打造科学研究的“硬条件”之外,还将积极营造制度创新的“软环境”。《意见》提出光明科学城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模式,科研项目经费改革,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新路、形成示范。

五是开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的新局面。产城融合已成为现代科学城建设发展的趋势,《意见》从资金和空间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供给等方面提出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提升光明科学城的城市功能和品质,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总牵引

光明区以主阵地的作为加快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

“光明区将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总牵引,全面落实《意见》的要求,以主阵地的作为加快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表示,接下来,光明区将着力推动创新水平、产业能级、城市品质实现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光明的贡献。

据了解,两年来,光明区立足全球视野,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需求,强化担当,奋进实干,通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从完善规划政策、建设大科学装置、集聚创新平台、攻坚土地整备、提升城市品质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着力打造不一样的科学城。光明区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搭建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坚持装置集聚,牢牢抓住大科学装置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平台支撑,加速构建全链条的创新生态;坚持土地整备先行,着力推动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坚持配套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表示,光明区将吃准、吃透《 意见》文件精神,持续完善光明科学城的规划政策配合市发改委推进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高标准推进光明科学城发展规划政策体系研究。光明科学城将突出源头创新,持续全力推生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引擎。同时,将围绕大科学装置,推动“沿途下蛋”模式落地实施,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服务能级,全面提升光明的产业引领力和竞争力,提升光明的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

对于光明科学城的定位和发展,光明区区长刘胜表示,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要通过集中建设世界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开展重大前沿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能力,这是作为科学中心都要具备的功能和定位。具体体现在它更加聚焦应用基础研究,更加聚焦大湾区的优势产业领域,更加聚焦创新成果产业转化,更加注重开放共享和机制创新,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