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建设 > 品牌培育

生死海尔:如何学习诺基亚的失败?

  • 来源:中外管理
  • 2014-06-05

• 就在张瑞敏的办公室里,长期摆放着一张照片。照片上,一艘巨轮正在倾覆,标题是:《企业为什么失败》。曾经辉煌的诺基亚、摩托罗拉、柯达的衰败,昭示着企业不可能依赖一成不变的技术或产品实现永久的成功。而他们被颠覆的一个共性是:都在面临技术范式和市场消费范式的变化时,没有做出快速响应。

• 企业成长取决于两个变量——战略和组织架构,前者决定后者。互联网战略要求企业战略从以企业为中心,真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由于信息的充分对称和透明,逼迫企业不得不将主动权移交给用户。“可以说,企业的生死,决定权掌握在客户手里,企业能做的只能是跟上用户点鼠标的速度。”张瑞敏对此表示。

• 基于从创立之初就葆有的危机意识,海尔一直以“自以为非”、“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作为自己的DNA。张瑞敏甚至在内部说:“我们每天都在自杀”。而不深入海尔,就很难理解海尔人所说的“永远不等别人来革自己的命”的特殊语境。

• 海尔提出要“砸掉组织”,细究起来就是要砸掉不符合时代思维的人。而海尔要实现“人人都是创客”、“每个人都是CEO”,让员工不需要管理推动就会自动高效运转的目标,组织思维是决定因素。

• 在张瑞敏看来,网络化企业,一方面体现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在海尔是“砸掉组织”后形成的节点闭环网状组织;另一方面是对待用户供应链的再造。从传统时代的大规模制造到按需设计、制造和配送的大规模定制。

开篇导语:

“海尔?为什么要去海尔?”

2014年3月1日《中外管理》主办的一个管理论坛现场,一位业内已颇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对刚从海尔采访归来的本刊总编不加掩饰地面露不解。

的确,如今风头正盛的是小米、阿里、腾讯和华为,它们携互联网思维四处突击,颇有摧枯拉朽之势。而吹响转型号角多年、心无旁骛埋头自我变革的海尔,在外界看来,似乎已不再代表新锐与先锋。

这家曾被公认为中国企业领航者的巨舰,在互联网时代是否已“廉颇老矣”?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唯一被称作“管理哲学家”的张瑞敏,能否通过“自以为非”的全面变革引领海尔继续成为“时代的企业”?

实际上,谈到互联网转型,没有哪个企业像海尔起步那么早、“折腾”那么久、动静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