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日报》推出“走读深圳新产线”系列报道,实地调研了一批深圳先进制造企业,深圳工业总会理事单位、国际信誉品牌、深圳知名品牌中集集团旗下创新创业企业“瑞集科技”作为深圳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代表企业之一接受了采访。
瑞集科技成立于2016年11月,2021年入选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时还不满5周年,是中集集团走出的6个专精特新 " 小巨人"中最年轻的一个。瑞集科技为何在短短四年多时间成长为“小巨人”?
以下为《南方日报》全文报道:
近日,深圳某厂房内,一台工业机器人快速扫描“眼前”刚移动过位置的金属构件,采集三维数据后,进入焊接流程,刺眼的火光闪烁一番后,留下了整齐、美观的焊缝。工作人员可在一定距离外完成这些步骤,且智能焊接系统操作界面相对简单,普工学习几天后也可操作。
“我们希望给工业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大脑’后,让更多行业的焊工解放眼睛和双手!”专精特新“小巨人”深圳前海瑞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瑞集科技”)研发总监张兆彪告诉记者,焊接机器人在汽车等领域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多批次、小批量的焊接需求多等原因,在传统的建筑钢结构、桥梁、船舶、桅杆钢结构等领域尚未推广,因此瑞集科技自研机器人焊接3D视觉关键应用技术、机器人“免示教免编程”智能焊接系统,让普工可以像玩游戏一样操作电脑,点几下就能控制焊接机器人作业,从而让更多领域用上工业机器人。
智能焊接机器人“上岗”,助力焊工减少“摆地摊”
焊接作为工业“裁缝”,是汽车、机械、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加工手段,焊接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焊接行业的特殊性,焊接过程存在大量烟尘、弧光、金属飞溅,焊接环境非常恶劣,产能低、招工难、利润低成为焊接领域发展的痛点。在人社部2021年10月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焊工排名第八。
近年来,机器人在企业生产中越来越普及,焊接机器人同样如此。不过,焊接机器人主要在工厂中执行批量生产的任务,难以满足当下变化多样、多品种、多规格产品的焊接需求。
张兆彪和团队2019年调研发现,桥梁钢结构、水电站钢结构、船舶制造钢结构等焊接工作中,大量工人仍以传统的“摆地摊”方式作业,且工人年龄主要集中在38岁至50岁,难以学习编程繁琐的焊接机器人操作。焊工尤其是年轻焊工的不足,也在呼唤更加智能的“免示教免编程”焊接机器人加快“上岗”。
为此,瑞集科技在2021年初开始招募硕博团队,致力于机器人智能系统、3D视觉传感器及机器视觉算法开发等国产工业软件开发工作,打造属于自己的“中集飞秒”智能型机器人品牌。
据张兆彪介绍,“中集飞秒”包含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既为工业机器人装上“眼睛”(3D视觉传感器“飞秒灵眸”),也为它开发了“大脑”(智能型焊接系统“飞秒云控”),再加上焊接工艺云,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推出了5款“标准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中集飞秒”为工业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大脑”,普工学会后也可远程操作,避免焊接时产生的光污染、烟尘、噪声等危害。
“中集飞秒”智能焊接系统焊接效果展示
“焊接技术的发展进步总是与新自动化技术、金属材料的发展相伴相生。”张兆彪说,我国钢结构焊接加工市场容量达数千亿,对钢结构智能化加工制造装备技术的需求不断加大,紧迫性高,“飞秒”在工控产品中寓意高精度、高效能、反应时间短,“中集飞秒”品牌该系统解决方案助力解决钢结构行业的大量需求。
张兆彪表示,中集集团拥有多年积累的钢结构领域应用经验,旗下科技品牌瑞集科技目标成为钢结构制造装备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钢结构领域将是打响“中集飞秒”品牌的第一战。
瑞集科技如何不到五年成长为“小巨人”?
瑞集科技是中集集团旗下创新创业企业,成立于2016年11月,2021年入选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时还不满5周年,是中集集团走出的6个专精特新 " 小巨人 "中最年轻的一个。
赛迪顾问数据也显示,我国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平均成立年限为15年,成立年限为20-30年的占比过半,成立年限1-5年的仅占比5.1%。
瑞集科技为何在短短四年多内成长为“小巨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瑞集科技的前身是中集集装箱板块装备技术研究院,有着丰富的产线规划设计、制造建设经验,而年轻的创业团队在中集集团内部鼓励创新的机制下,创新能动性也被激发。
此外,瑞集科技成立后,赶上了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规模、技术和产品实现突破,从规模上来看,2016至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
2021年10月,瑞集科技的视觉传感器系列产品及无序抓取技术亮相2021世界数字经济大会
据了解,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浓厚,中集集团响应国家政策开始内部创新创业孵化,制订了一系列内部创业帮扶机制。同在中集集装箱装备技术研究院任职的高建文、张兆彪、陈聚运等7个技术核心骨干经过多番商议,决定集资成立公司,瑞集科技由此诞生。
瑞集科技总经理高建文曾表示,公司成立的初衷仅仅是致力于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及机器人集成业务在中集集团内的推广运用,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向中集集团外部拓展业务空间顺理成章。
如今,三一重工、东风汽车、中国海油、中国海运等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成为瑞集科技的客户,瑞集科技的使命也变更为“让工业制造更简单”。
张兆彪告诉记者,瑞集科技五年多来已发展为200多人的团队,累计交付的机器人台套数过千,希望通过智能化技术为行业赋能,让更多行业用上工业机器人,最终让生产更高效、让人的工作更轻松。